相關連結Links
專家如何說

小玉是個大班女孩,媽媽因為小玉不適應幼兒園的問題而來求助社工。

媽媽談到小玉本來是個活潑有主見的孩子,但某次暴力事件,小玉為了阻止爸爸對媽媽施暴而撲上前去,企圖央求爸爸住手,以往爸爸都會馬上停手,但那次爸爸酒醉失控的大力推倒小玉,小玉跌坐在地上,當場嚇得大哭。那次事件後,小玉就變得很膽小,常常黏著媽媽,也不太敢接近爸爸,媽媽怕爸爸會指責是自己教小玉不要喜歡爸爸,都會主動推著小玉去和爸爸互動。

某次小玉和媽媽反應不想去上幼兒園,媽媽詢問老師才知道,原來小玉和同學因為小事吵架,結果同學就不理小玉,小玉雖然又道歉又拿東西送給同學,但同學就是不接受,小玉很難過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才會不想去上學。

老師覺得小玉最近似乎變得很退縮消極,詢問媽媽是否有什麼原因?媽媽雖然猜想可能是那次的暴力事件嚇壞了小玉,讓孩子失去自信,但媽媽沒有辦法有離開暴力獨立生活的能力,長期以來都是忍受爸爸的辱罵毆打,盡量用順從討好的方式避免激怒爸爸,至少希望小玉不要受到影響,但現在小玉安靜悶悶不樂的模樣,讓媽媽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專家的話

幼稚園階段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家庭氣氛的影響,連帶影響了他的信心、情緒、自信,再嚴重一點,專注力、學習、發展都可能受到不等程度的破壞。父母親是孩子倚賴依附的對象,當兩人爭吵時,孩子會感受到天要塌了,恐懼害怕不可言喻。認知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對於壞事的發生,會直接以為是自己的錯。大人處在紛爭之中,不會跟孩子說明,以致於孩子的誤解常放在心,直到表現出症狀。

孩子的成長就這麼一次,大人固然有所衝突,也應試著以和緩的方式解決,小玉的爸爸酒後的控制力下降,常有酒後罵人字句難堪、大力破壞家具或打人揍人..等等失去理智的行為,大人酒醒後自己不記得,但恐怖的父親形象卻牢牢的烙印在孩子的心裡,大腦也會受到恐懼的威脅,無法有正常的發展,日後出現情緒斷裂、創傷後遺症的機會增高。

 

協助方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鼓勵父親戒酒:

父親以酗酒抒發情緒的管道如同「向鬼拿藥單」,情緒發作完畢,卻也搗毀了家庭。戒酒很難光靠一個人的力量,需要醫療的協助,這點是一個有擔當愛家的男人必須要的選擇。我們看到很多外表看似堅強的男人,其實內心不是,從他無法表達必須借酒一途就能窺見。在現實生活中的挫折,難以消化,有一個相忍為家的妻子,成為墊背好嗎?

2. 母親學習獨立:

媽媽因為經濟弱勢,必須依賴先生,以為容忍是解決的唯一之道,連帶被打被罵羞辱恐懼也得吞下。媽媽一定不曉得,這樣的舉動,不會停止孩子目睹的恐懼,家庭中父母關係糾葛勢必延伸影響孩子。暴力環境中父母表現情緒和因應的行為方式,成為孩子模仿學習的樣板。男孩容易用暴力的形式來抒發情緒,獲得權力的滿足;女孩則無力無助,忍耐順從或照顧他人,以感覺安全和盡本份。唯有媽媽站起來,脫離作墊背的行列,照顧好自己,孩子才有可能學到正向的情緒處理方法。

3.在學校仰賴老師的關照:

幼兒園是孩子另一個安全與人建立關係的場所,老師可示範或引進情緒穩定的活動,讓孩子的情緒有出口,透過協助孩子跟同儕的關係,孩子在遊戲中可以改善情緒,並且學習與人互動。

然而在校跟在家的情緒氛圍差異太大,也會讓孩子困擾。孩子在環境的轉換的一開始,可能會出現憂慮,越敏感的孩子越難適應,家長可以和老師保持溝通與合作,持續用一致的開放同理態度,關注孩子的變化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