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如何說
小傑的媽媽因為不堪家暴而離家,然而離婚後,爸爸並未負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常常去外地工作,偶而有空回家,就是睡覺、找朋友,很少花時間和小傑相處,教養小傑的工作就落到了家中沒有孩子的姑姑明美身上。 明美雖然工作很忙,但還是會關心小傑的生活,小傑一開始還好帶,但是小學五年級後,開始悶悶的不太說話,不太愛念書,很多時候都沉迷在網路遊戲,找不到人就是在網咖,在學校常常只是上課睡覺,也不和同學來往。 明美很擔心小傑越來越孤僻,希望找來爸爸媽媽關心,但爸爸就是把小傑叫來罵一罵,也沒有想要了解小孩,聯絡媽媽則是已經改嫁有了小孩,也沒有太多時間來看小傑。 明美知道是大人的婚姻問題害了小傑失去和爸爸媽媽的親情,但明美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小傑,小傑再這樣沉迷網路,以後不就成了社會邊緣人。 |
專家的話 小傑看似無所事事,逃避學習,其實是人生無目標無望。失去和父母的關係連結,沒有親情依附的對象,徬徨的遊魂,哪裡都沒有他落腳的根。在網路的世界,可以提供刺激,甚至找到虛擬世界的同好,無形中,另啟一個生活圈。 一般青少年容易陷入網路世界,包括遊戲交友,通常在現實世界中,有無法克服的挑戰,包括生活無聊、缺乏重心、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在生活中缺乏掌控感或是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挫折、與同儕互動有困難、本身的自我管理有困難,網路世界成為棲身之所。 大人辛苦的工作與責備的訓話,無法真實傳達對孩子的愛,而擔心孩子受到父母傷害而過度彌補或放任也不是好方法。要改善小傑的看似偏差的行為,不要以為有簡單的方式就可以立刻改善,禁止上網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要重建小傑和人的信任關係,重新找回自己存在的意義和自信,而不是把自己看成是父母都不要的廢物包袱。
協助方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