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專家如何說

晶晶是爸媽疼愛的5歲小女孩,個性調皮多話,一家人在一起時,晶晶鬼靈精怪的模樣,常逗得大家很開心。
晶晶也是個會察顏觀色的孩子,很會注意大人的神情,說話表現都知道看場合看氣氛。媽媽知道晶晶雖然小,但聰明伶俐,家中的暴力,似乎瞞不了晶晶,雖然媽媽盡量避免在晶晶面前與爸爸發生衝突,但爸爸脾氣暴躁,一點小事惹惱他,媽媽就會有罪受,假如晶晶在場嗅到不妙的氣氛,晶晶就會先跑去找爸爸,向他撒嬌轉移注意力,緊張的氣氛也會和緩下來,家中好幾次暴力衝突,都是靠晶晶巧妙的介入,才平安度過。
雖然晶晶不在場時,媽媽還是多次受到爸爸的辱罵欺壓,媽媽覺得夫妻關係不可能改善,但希望至少孩子是有完整的家庭,而且只要晶晶作了可愛有趣的事情,讓爸爸開心大笑,整個家庭的氣氛也會變得和樂,這樣不才是幸福的家庭嗎?
但是晶晶最近開始對爸爸暴躁的脾氣,越來越不能忍受,常會抱怨爸爸的霸道不講理,雖然媽媽都會告訴晶晶,爸爸很辛苦工作,壓力大才脾氣不好,爸爸很愛她,希望晶晶對爸爸有好的印象,但晶晶有次卻回嘴說:「那爸爸為什麼那麼壞,都亂發脾氣罵你?我討厭他!」,媽媽嚇了一跳,當下馬上阻止晶晶再說討厭爸爸的話,媽媽心中也很害怕,如果衝突當下,晶晶脫口而出激怒爸爸,那該怎麼辦呢?


專家的話

和樂的家庭,不是貌合神離的組合。完整的家庭是指父母小孩能傳達愛,能解決衝突。幸福是指每個人願意為了家庭做更好做溝通,發脾氣偶而為之,冷戰偶而為之,但不是常態。不論是什麼原因,家庭的氣氛越來越差,壓力越來越大,大人能夠尋找解決之道,面對它解決它才是正確的態度。隱忍若無法使問題改善,就要小心只是延宕問題的面對,問題會長大,但家人之間受傷也會加深。
爸爸發脾氣,雖然不是針對晶晶,但晶晶跟媽媽感情緊密,感受到媽媽的心情,兩者無法分割。不可避免的,孩子會被捲進父母的吵架中,除了當盾牌,甚至要當傳聲筒、和解的橋樑,孩子可能會誤會他是吵架的助手或和事佬,若是無法阻止衝突,更加無助與罪惡感。孩子年齡越小、吵架的時間越長、程度越嚴重、吵架結果的破壞性越大、若孩子是推上前去當作擋箭牌,造成的危險因子就會越高。

協助方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 大人認真看待吵架的影響與後果:
媽媽有對幸福家庭的想像,也期待完整的家庭能帶給孩子和樂的家庭氣氛,表面看似不缺角的家庭,其實是靠孩子撐起岌岌可危的緊張平衡。父親強勢欺壓媽媽,媽媽弱勢依賴孩子,兩者互相結盟,遠離暴力父親,孩子變成保護媽媽的小大人,其實能力無法應付,內心也矛盾困惑,但不這麼做又擔心媽媽受傷害。媽媽的恐懼,孩子承接,隨著年齡長大,孩子也會產生自己對爸爸的想法,而無法自然接受爸爸,爸爸就算辛苦工作,也會毀掉自己在家庭的地位。暴力看似贏得權力,其實慢慢的就失去全部。許多情緒控管不佳的先生,在情緒與肢體暴力之下,最後換得一只保護令,被離婚、失去監護權,還要上加害人處遇計畫的課。暴力贏得一時,其實是全盤皆輸。

2. 檢視造成家庭壓力的來源:
新婚5年內的家庭,夫妻兩人需努力磨合,同時要面對經濟、擔任新手父母、姻親家人適應、家務分工等非單身時的狀態可以比擬的壓力。舊有的壓力還在,新來的壓力持續的產生。唯有更有效率的面對與溝通,才能在多重任務之下,向前挺進成長。過去有的感情基礎,在壓力源之下,一點一滴的耗損,若沒有加入鼓勵與扶持,想必是難以承受,甚至會衍生酗酒、憂鬱、逃避、激烈衝突,甚至死亡。就算吵架,也該避免過度傷害性的言語、肢體暴力。夫妻兩人要冷靜理智的盤點有的資源,尋求解決之道,克服難關,讓感情深耕。

3.學習正向的溝通方式:
家庭的和樂對大人與小孩都是安全感、快樂的泉源。每個人都是家庭重要的 一份子,不是只有負責經濟來源的人是家裡可以說話的人。體諒在外面工作的爸爸很辛苦,回到家給予支持安慰。爸爸若是有很大的壓力,光出氣在妻小身上,壓力會亂竄,也會造成家人感情紛爭與斷裂。有不滿之處,大人要學習用和平理性的字眼表達,小朋友從大人身上學到可貴的溝通方式,對情緒有成長與穩定的作用。

4.不要用孩子作為夫妻爭吵的軟化劑:
大人自己的人生功課要自己做。過度成熟的孩子,介入父母婚姻爭執,因為過度擔心弱勢的媽媽,孩子被迫在擔心中作和事佬,內心可能被憂慮佔滿了。許多目睹暴力的孩子在因應如此巨大的壓力時,產生了身心症狀,包括尿床、吸咬手指、不專心、害怕、恐懼,爸爸媽媽做不到的事(和平溝通),依賴孩子的貼心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