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校園專區(已不用)

沒被說出口的傷痕~如何與目睹幼兒的情緒共處

文/陳佩雯諮商心理師


身體的傷痕會被別人看見,但心理的傷痕如果自己沒說,是不是就不會被知道?
  小萱五歲時,在某個半夜聽到媽媽的尖叫聲,驚恐地從床上爬了起來,睡眼惺忪地從門縫中睡夢中看到平常很疼愛她的爸爸正在打媽媽。在小萱眼中爸爸是親切和善的,但眼前爸爸竟是面目猙獰的,小小年紀的小萱無法理解天使般的爸爸怎麼變成噩夢般的存在。而面對受到傷害、傷心哭泣的媽媽,小萱更是不知所措。小萱不知該怎麼處理自己的害怕,也不知道可以怎麼做,更不知道可以告訴誰或找誰幫忙?小萱就只能關閉自己的情緒,漸漸地變成麻木,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
就讀大班的小豪,經常看著父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面對父母的激烈衝突,備受威脅的小豪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充滿困惑的小豪感受到「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開始想自己如果再乖巧一點,再聽話一點,動作再快一點,是不是父母就可以不用再吵架。但不論小豪怎麼努力,父母依舊爭吵,某次老師來家訪,小豪竟成了出面制止父母紛爭的小大人,小豪用盡所有力氣大喊:「你站這裡,你到這裡,不要吵了,老師來了。」家庭訪問本該是父母接待,怎麼變成孩子要承擔的事?

  「家」本該是孩子的避風港,而「父母」應該是孩子可以依賴信任的人,卻因為父母無法承擔照顧責任,孩子就要提早當個大人,發展尚未成熟的孩子,得要擔心暴力會使他們失去爸爸或媽媽,「不敢說」或「不能說」,甚至「說不出」的家庭秘密,卻深深困擾著孩子。

  當孩子情緒超過負荷,卻又缺乏對話的窗口,「沒人一起討論,也沒人協助抒發情緒,就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長期下來,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容易產生不良影響。

破解情緒密碼~情緒從何而來?
  情緒具有動機性的功能,最初期嬰兒的「哭」可以幫助照顧者對他的關注,試著幫他處理他的問題,建立孩子的安全與信任感。「笑」可以增加情感連結,讓彼此的關係更靠近。「怕」可以具有準備性,以做好自我保護,避免危險。情緒是生存本能,從演化的制約情緒到個人及社會認同的生活經驗,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反應。

  不同年齡面對目睹暴力會有不同的反應,但目睹暴力的孩子內在的情緒經驗是很複雜的,大都會經歷焦慮、害怕、憤怒、無助、沮喪、自責、困惑等情緒困擾,也有可能出現麻木、解離的現象。當孩子面對無法掌控的狀況,剛開始會因為受到驚嚇而不知所措,無法做出反應,接著有些人會選擇逃避躲藏,躲在旁偷看,或是假裝不知道。有些人會因為過度的恐懼和焦慮,反而挺身介入。不過,越小的孩子往往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大都選擇將自己藏起來。

  當我們遭遇危險,出現緊張害怕,大腦就會進入「奮力抵抗」或「落荒而逃」的反應,以保護自己,避開危險。而情緒展現如同開車猛踩油門,需要藉由踩煞車來啟動放鬆模式。情緒是千變萬化的,表面情緒其實內在有很多未被了解的深層情緒,透過自我防衛機轉可以暫時減緩情緒衝突,但長期用扭曲、偽裝的方式去面對生活,將會帶來更多的傷害。
所以我們需要試著給予同理,幫助孩子辨識情緒,當孩子感覺被了解,才不會將感受和想法「封存」在內心深處。

建立安全依附~如何滿足需求?
  嬰兒出生後藉由和他人互動來認識世界,餓了、不舒服或是害怕都能夠藉由哭來喚起照顧者回應他的需求,當嬰兒需求可以被滿足,照顧者的擁抱、安撫的親近,讓嬰兒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被關注,就會形成「安全型的依附關係」。反之,照顧者經常不回應需求,嬰兒無法預期,感覺到自己不重要,沒有人愛我,自然就會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目睹暴力的孩子長期處於暴力家庭的混亂情境,無常敞開心胸和他人互動,也得不到回應,更體會不到被珍惜,無法掌控、無能為力的感受,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影響日後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之能力及其行為。依附關係影響與他人的互動型態與情緒連結,也形成對世界、對重要他人與自己的內在運作模式。依附是情緒正常發展的先決條件,人格發展與社會化的基石,當孩子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可及性」、「回應性」與「投入性」的情感回應,就好像建立一座安全可靠的情緒堡壘,讓孩子可以勇敢地向外探索。
可預期的具體環境設施能帶給孩子安全感,所以試著和孩子建立正向的情緒關係,設置專屬的空間區域(如:置物櫃或藏寶盒)放置孩子心愛的物品,讓孩子可以安心、自在與放鬆,慢慢修復依附關係。

提升情緒教育~把情緒說出來?
  情緒是會感染的,就像在育嬰室,如果有一個新生兒哭,其他新生兒也會一一哭了起來。所以當目睹的孩子看到家人的情緒表現,也會受到感染,尤其面對失能的照顧者,會讓孩子心情更加低落。所以在幼兒園的情緒教育可以從以下五個面向做起。

1.預先同理了解自我
覺察自己的情緒感受,先練習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在同理他人之前要先聆聽自己的聲音,避免因為自己的情緒轉移到孩子。
2.鼓勵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試著把感覺表達出來,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要先給予接納與尊重,並試著同理回應孩子可能有的情緒,在孩子需要肯定、安撫和包容時給予適切的支持陪伴,讓孩子了解自己情緒,可以更自在地習慣與他人分享情緒的經驗。
3.覺察孩子情緒反應
觀察孩子的各種反應,多加留意孩子的訊息,才容易了解情緒背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然而,學齡前的孩子較難理解同時經歷多種情緒,就需要適時設計假想情境,幫助孩子體會遭遇這樣狀況時,會是什麼感覺和反應。
4.培養孩子情緒秉性
幫助孩子學習良好的情感表達方式,與孩子要學習情緒規則,試著反映孩子的情感表達,並在合適的時候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讓孩子以健康的心態去了解情緒,調節情緒。
5.教導孩子情緒調適
當有極端的情緒狀態(如:生氣),要怎麼回到正常的情緒狀態?對於負向情緒要適時給予安撫,並協助適當的宣洩,讓孩子嘗試在各種情緒現場開出一扇門,練習如何得以順利離開痛苦的情境,把握機會拓展孩子的情緒經驗。也可以試著在小孩面前示範一個合宜的情緒調節策略,讓孩子可以參考或仿效學習。

  每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記住事件與背後的情緒,不同的思考方式會影響情緒感受。目睹暴力的經驗帶給孩子很多後續的影響,但移除情緒並不會讓人過得超脫自在,反而讓人覺得生命失去意義。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拿掉自己的情緒,而是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協助孩子對自己感受有更多的接觸,同時也重新整合對事情的理解,並增進他們發展出問題解決的能力。
  幼兒發展尚未成熟,心理需求的滿足和外在困境的因應皆須仰賴大人,極需外在的支援,學校教師的接納,同儕的平等互動,才能夠協助孩子說出自己的傷痕,重新建立自我概念和對外的信任關係,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帶來生命曙光。

 

陳佩雯 諮商心理師/博士
暨南國際大學諮人系兼任助理教授
秀傳紀念醫院、寬和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