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分享園地

《親職教養》別讓孩子成為大人的情緒垃圾桶

陳佩雯 諮商心理師

原本充滿著對幸福的想像進入婚姻,婚後面對現實生活,發現彼此的差異,如果無法調整適應,此時期待落空、內心失望可想而知。當彼此的行為成了對方反應的刺激源,關係陷入你追我逃的惡性循環,面對婚姻的挫敗,終日處於負面情緒,而此時同處於家中的孩子就像是超級吸力的海綿,默默地吸收著大人們的情緒,甚至被迫要去應付大人們的各種轉變。以下為四種主要影響孩子的互動關係。

 

  • 壓抑忍耐的關係

大人面對暴力威脅,選擇委曲求全、壓抑自己的需求,有可能迫使孩子長期處於恐懼、害怕,而小小身軀沒有反抗的權利,只能選擇假裝堅強甚而攻擊,亦或早熟取代成為護衛弱勢一方的角色。

  • 冷漠疏離的關係

大人面對沒有互動,忍受著孤獨、被忽視和缺乏情感支持的狀態,長期痛苦的煎熬,為了避免感受內心更多的痛苦與傷害,失去連結的內在,孩子漸漸地也學會了切斷與否認感受的內在連結,將自己隱藏在角落之中。

  • 對立衝突的關係

大人們演變成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中匍匐前進,為了證明我是你非,相互對抗,或者孤立對方,孩子便不自覺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而被迫選邊站的孩子,還要成為傳聲筒傳遞訊息給對方,心中更是夾雜著矛盾與衝突。

  • 決裂分開的關係

大人面對彼此不再往來,內在的悲傷和失落需要時間調整,但之前的衝突並未因為分開而結束,彼此的心結若沒有打開,戰場會延續到孩子的忠誠議題,孩子勢必得要將自己撕裂成兩半,選擇效忠一方,但同時也得被迫背叛另一方。

 

當大人們在婚姻戰場忙著相互廝殺,尋找生路,怎麼又有餘力去看見四處竄流的火藥,已經硬生生的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忙著擺脫痛苦情緒的大人,只想發洩或傾倒自己的情緒垃圾,卻忽略身邊的孩子也正在承受著痛苦,甚至首當其衝成為大人的情緒垃圾桶。將孩子變成大人們的情緒垃圾桶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並無益處,反而可能對他們造成負面影響。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培養覺察情緒的能力

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感受,練習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感受是什麼?源自於哪裡?腦中出現什麼念頭?我在意的是什麼?」試著覺察,先不做出反應,與其對抗,不如允許存在,漸漸讓自己平靜下來。

  • 及時停損免於惡性循環

因失敗的經驗而深陷在自我否定的情緒中,這時需要給自己一個「停損點」,避免進入情緒內耗。問問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看到自己的不容易,再用更多有意義、有興趣的事情轉移大腦思緒,藉以中斷惡性循環。

  • 接納情緒並尋求支持

面對婚姻挫敗,情緒起伏是正常的反應,千萬不要過度抑制或否定自己的情緒,這樣很容易讓情緒轉嫁到他人身上。試著沉靜下來感受自己,安頓好自己的內心,看到自己情緒變化,試著用「當下的我」去同理「當時的我」,給予自己溫暖的回應,試著和自己連結。另外,尋找能夠給予你情感支持和理解的人,分享你的感受和困境,適時的求助也很重要。

  • 將情緒轉化為積極行動

設定你想要實現的目標,並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如學習新技能、培養興趣喜好,就會找到生活的重心和方向,重新發現自己的價值和信心,慢慢就會走出困境,看到未來的希望。

 

大人世界的是非對錯,孩子無法解決、也無需承擔,所以處於紛爭的大人們得先安頓好自己,才有能力去協助孩子安頓情緒。而大人也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照顧好自己,才能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情緒環境中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