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分享園地

《陪伴目睹兒》我可以安心的依靠著你嗎 ?

│目睹家暴孩子們的聲音│

諮商心理師 陳盈心 撰文2018.07.02

 

小敏(化名),4歲半:他們每天都在吵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天穎(化名),11歲:這些事情不用跟他們說(指自己目睹家暴的害怕、擔心與被迫需要提早成熟等感受)。媽媽已經很辛苦了。

漢翔(化名),10歲:我希望有個科學家可以來改造爸爸的頭腦,他可能就不會這樣了(家暴)。

夢夢(化名),12歲:我每天都會跟神明說,希望神明可以讓爸媽不要再吵架了。

小芳(化名),13歲:我覺得是因為我的關係,才會害媽媽又被罵。

 

(以上案例內容,因保護當事人,已經過改編)

家庭暴力,是家庭中沉重的濃霧。而目睹家暴,也讓許多孩子的內心是不安與擔憂的。這些情緒,常常被孩子們默默的鎖進心中的櫃子。有時候,櫃中的秘密會化為夢境,睡不好。有時候,櫃子會在與同學互動中的一個眼神裡,感到威脅不安,而突然的被打開,冒出熊熊怒火,或覺得沒有人喜歡自己。有時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而害父母吵架,因而自責、難過。有的則是努力的想要幫忙解決問題,卻發現,深深的無力感總是回擊到身上。對家人,容易出現矛盾情感,例如:生氣爸爸對媽媽的言語/行為,但看見爸爸生病,又感到擔心難過。對於媽媽,心疼媽媽受傷,但同時也疑惑、生氣,為何媽媽不斷的委屈自己?矛盾的感覺在孩子的心中,心情隨之擺盪,無法平靜。 然而孩子們的心聲,經常會因為過於貼心,擔心一方父母會為自己煩惱而選擇不說。或因為過於關注父母的衝突,自己的感覺早就被壓抑而無法察覺。有時他們顯化出的外在行為,可能是人際衝突,或退縮、注意力不集中。但這些行為僅是表象。例如:孩子在學校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其真實原因,可能是因為掛心家裡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有的則是因為長期處在高度警戒的家庭關係中,因而在學校的同儕關係裡,容易敏感到危險的訊息而出現較多的保護行動。只是這些行動,可能會顯化為衝突,因而被定義為問題行為。例如:打架。長期父母衝突,容易讓孩子大腦的警報系統被啟動,對關係高度警覺與敏感,生理狀態也容易過渡激發或是低落。表象的問題行為,經常不小心蓋住這些更重要的心理議題與感受,而成為親子互動(師生互動)中的「焦點」。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因為聚焦在行為表象議題,經常不會使問題改變,反而連帶的讓親子(師生)關係變得緊繃/衝突。

那麼,如何來幫忙孩子們呢?

首先,家長/老師需要練習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情,嘗試平穩下來。打開你心中的彈性空間,試著容納眼前的孩子,並且暫緩評斷。接著,試著想一想,孩子在這些行為背後,更原始的感覺、想法也許有什麼?

例如:玩手機遊戲與網路交友,可能是因為,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朋友,因此僅能在虛擬世界中,找到一個可以依附的群體,讓自己不再孤單。而這時,家長(師長)可以試著理解孩子並再進而嘗試與孩子討論相處議題。而不是立刻限制與剝奪手機的使用。當你試著了解與協助孩子,真正的議題才有機會舒緩。

在心理諮商工作的這些年,除了感受到這群孩子的辛苦,卻也同時感受到一些孩子身上長出的生命韌性與復原力 (例如:問題解決、獨立處事、向環境壓力挑戰、貼心而善於觀察,而有不錯的人際適應力…等)。有些能力或許是因為不得已而養成。但,這些適應力也是需要被肯定與看見的。因為,這或許是當時,在他們幼小的年紀裡,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生存或調適方式。我們一方面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感受,讓他們的受傷有機會被照顧與安放。一方面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適應力、復原力與生命韌性。可以協助孩子更完整的看見自己,並有信心發展那個獨特的自我。

在協助目睹家暴孩子的過程中,還有幾個大方向是重要的,以下提供家長/老師們參考:

  1. 安全感:「不安」是目睹家暴孩子經常會有的感受。因此,協助孩子再次感受到放心與安全是很核心的一環。「安全感」來自於成人給與的眼神、肢體動作、說話語氣,及你如何看待這個孩子的態度中。這些細微的語言/非語言,都在傳遞著,「你是否是一個值得信賴與安全的人」。是以,提醒自己,深呼吸,緩和下來,感覺一下,孩子怎麼了?他真正想說的話可能是什麼?從孩子可能的需要為出發來考量,而非從成人的評價為出發而互動。相信這會協助你比較緩和下來,並讓孩子感覺與你相處有安全感。
  2. 讓孩子知道,他可以表達任何一種感受,但不能讓自己/他人受傷:在目睹的環境中,強烈的情緒是讓孩子緊張焦慮的。例如:害怕成人生氣、生氣後會發生可怕的事情。因而也常覺得生氣是不對、不好的。然而,「生氣」也是一種正常而普遍的情緒。可以嘗試讓孩子知道:「生氣是在告訴我們,有某些感受與需要發生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表達生氣,而不是藉由生氣的力道讓他人或自己受傷」。例如,家長平常可以協助孩子感受自己的心情與表達:「你覺得很生氣、不開心,因為媽媽忘記跟你的約定,讓你覺得難過。」、師長協助孩子表達:「你覺得自己被誤會了,所以感到很生氣」。讓孩子在跟你的互動中學習不管是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覺都是重要的,可以表達。因而孩子將有機會學會,不因為擔心他人的看法或覺得自己不好而將情緒壓抑下來。家長或老師則是練習,傾聽孩子的心情,接住孩子的難過。
  3. 班級經營,讓孩子知道老師的原則,營造友善助人是被肯定與鼓勵的氣氛。同時也讓孩子有正確的情緒表達觀念:在班級中,有明確而彈性的規範。讓孩子們知道,尊重他人與友善的觀點。而這觀點的傳遞來自於老師傳遞給孩子們的互動感覺裡。例如在處理班級事務上,遇到吵架的孩子,老師可以表達一個承接。讓學生彼此好好說話,傾聽雙方的聲音,而不立刻定奪。有時再邀請有看到的同學發表意見想法。以堅定緩和、不立刻處份,與不傳遞「誰是做錯事的人」的眼神、語氣、反應方式。這樣則能協助學生知道,老師是願意聽的人,願意幫忙的人。而老師的示範,將會影響同學在人際中的友善學習。
  4. 孩子想要表現、爭取注意力,就讓他有機會表現。例如:擔任小老師。但也適時設限,讓他知道哪些再請他協助即可。被肯定與有個自己的位置,可以讓浮動與不安的孩子降低焦慮並確認自己被認可。而剛好他的能力也能被善用與發揮。
  5. 讓不敢表達自己的孩子,有機會透過同學的幫忙,給予充分時間思考與準備。協助同學理解、尊重每個人的速度。並持續鼓勵不敢表達的孩子。找出孩子的優點並鼓勵與肯定他。增加孩子對自己的信心與內在力量。

以上五點為家長/老師在協助目睹家暴孩子時,可以嘗試進行的方向。當然,孩子的個別差異性是很大的。若能善用學校輔導室資源、諮詢社福機構(例如:專門輔導目睹家暴的善牧基金會),一起討論合適的方向,將能有機會協助孩子們舒緩內在壓力,不再孤單。相信創造安穩的港灣,是協助孩子重新出發的核心。在此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