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分享園地

《專家經驗分享》我想念我自己-婚暴婦女的親職路

作者:張碧琴 諮商心理師

 

電影Iris(中譯「我想念我自己」)裡的女主角Iris因為失智症日復一日喪失記憶與認知能力,連同「我是誰」的自我認同也跟著支離破碎。婚暴婦女並沒有失智的困擾,但我在與她們諮商的過程中,也常常聽到相似於「我不是原來的我」之感慨:

「以前的我不是這樣子的。」

「老師,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以前的我是很有自信、很有能力的人…。」邊說邊哭泣的她神情憔悴。

「我以前可以幫助很多別人帶不起來的小孩子,可是我卻搞不定我們家的小孩…。」

「我為了孩子什麼都可以忍耐,可是孩子如果對我大吼大叫、甚至打我,我就都快崩潰了。」

 

  從一般人的觀點看來,可能推測她們心智不堅定、情感搖擺云云。然而,任何看似不合理的行為背後其實都有個合理的原因,端看你能否適當的傾聽。

  在諮商初期,因著媽媽們在婚姻暴力的不同階段而呈現不同的困擾。仍身處暴力婚姻中的媽媽們努力地維持「我們家跟別人一樣(正常)」的形象,離婚後的媽媽們則努力在「非典型家庭」讓孩子不覺得異於同伴們。不少媽媽特別無法拒絕孩子的要求、往往以物質來滿足孩子,原因就在於她們不希望孩子出現那種「好羨慕別人有、我怎麼沒有」的感覺。另一方面,隨著孩子目睹暴力的時間越來越長,孩子在學校或人際間的問題逐漸浮現時,媽媽們的矛盾與自我懷疑也會隨之增長。有的媽媽曾逃離家庭尋求緊急庇護,倉惶中孩子不能帶著自己的玩具物品,又要進入陌生的空間,難免有情緒而哭鬧等,媽媽也會擔心造成後遺症等。

 

翻轉心關係

  婚暴婦女要翻轉什麼?一般人會認為是從已婚轉成離婚,但其實更重要的是信念與反應方式的改變。例如,以前看到孩子對著自己大叫時好像看到施暴的先生,翻轉心念後的媽媽看到的是孩子本身,自然也較能回應孩子的需求。當孩子只是孩子,當媽媽區分得出孩子與爸爸不同的地方,管教不再充滿恐懼或陰影,媽媽們在教養的應對上反而比較多彈性,在親子的關係中覺得更自在、更有自信。

  當然這樣的翻轉並非一夕之功。諮商的過程中,我與媽媽們像是同舟的夥伴,有時我在塔頂瞭望,提醒前方暗礁,媽媽們掌舵,告訴我想去的方向,更多時候我們須要鼓勇衝向未知海域,航行過程可能遇到急流與淺灘。而我在陪伴過程中一再發現,媽媽們在哭泣、困頓之後往往會長出一股新的力量,在脆弱中展現她們的剛強。

  我曾問一位成功改善與目睹暴力孩子的關係的媽媽:「為何你能一再的長出新力量,幫自己從創傷中轉化?」她回答我:「因為我相信,我們可以一代比一代好!」願以此句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