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Q&A

Q6:當我已經和孩子一起離開獨立生活之後,我到底還需不需要鼓勵孩子繼續和爸爸多接觸呢?

:

由於施暴者的行為確實帶給你和孩子相當程度的傷害,因此,離開施暴者之後的生活安排,將是以重建你和孩子的安全為首要,也就是當施暴者的危險程度仍很高,以及你尚未準備好要直接或間接面對施暴者時,任何以孩子利益為前提而展開的合作父母關係都是相當艱難的。

除了安全性的顧慮之外,孩子與施暴者之間的關係則是另一個思考的重點。由於面對施暴者也是孩子生命當中的重要家人,孩子對於爸爸感到愛恨交織的複雜情緒是可以被理解的。大部份的孩子會憤怒於爸爸對待家人的暴力行為,而長期累積的恐懼與憂慮,也讓孩子的身心安全都受到極大的威脅與傷害。於是,有些孩子會以堅決的口氣告訴你,他支持你離開施暴者的決定,也從此不想再與施暴者接觸,但是,也有些孩子會呈現出兩難的心情,一方面受到家庭暴力所苦,另一方面又對於離開爸爸的舉動感到罪惡,並萌生對爸爸的思念,但又擔心想要與爸爸見面的念頭會讓你感到傷心,而形成左右為難的忠誠衝突情結。此時,你可以協助反映孩子的心聲:「你想念爸爸,但又生氣爸爸以前的行為,也擔心媽媽會不會難過,所以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去和爸爸見面。」接著再明確表達你的立場:「爸爸永遠是你的爸爸,媽媽不會因為你想見爸爸而生氣,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怎麼想這件事情,或許媽媽不一定能夠做得很好,但是媽媽會支持你的決定。」

總而言之,建議你要先試著了解孩子目前對於與爸爸見面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強迫你的孩子,並儘可能尊重孩子當下的心情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