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養》透過親子互動、看見驚嚇的心
辛怡慧諮商心理師
知名歌手周杰倫有一首經典歌曲〈爸,我回來了〉,這是一首描寫家庭暴力的歌曲,歌詞中唱著:「不要再這樣打我媽媽,我說的話你甘會聽?」道盡目睹家庭暴力孩子的憤怒、不安與無助。家庭暴力不但使親密關係出現裂痕,破壞關係中的信任與安全感,更是對心智尚不成熟的目睹家庭暴力兒童與青少年帶來相當深遠的影響,例如:孩子可能變得過度警覺,出現分離焦慮,與人互動方式固執僵化、表現退縮或出現攻擊行為,有著情緒困擾,也難以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長期下來不利於自尊與人格的健全發展。
多數人誤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事實上孩子的內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敏感與纖細,即便孩子不是很了解發生什麼事,但敏銳的觀察力是他們為了生存的生物本能機制,孩子可以感受到家中的不尋常。尤其當衝突攀升,孩子容易擔心照顧者是否在衝突當中受傷,甚至有生命危險,或者因自身弱小無法保護受暴者、阻止衝突的發生,加上自己也還無法獨立自主,而變得無助、無力與無望,同時感受到生活的失序混亂,並對施暴者產生又愛又恨的糾葛情緒。
因此,當衝突過後,恢復平靜與理性時,父母有必要與孩子談談,傾聽孩子內心的感受與想法。但許多父母在與孩子談話時未能留意保持中立及降低自己的情緒反應,反倒變成透過和孩子的對話來發洩憤怒與挫折或攻擊另一方,讓孩子無端加入戰局或是要求孩子選邊站,對孩子而言,父母雙方都是他重要的生存依靠,不論是孩子自己形塑或是被一方逼著去謾罵、討厭另一方,都容易讓孩子感到罪惡、混亂與矛盾,或者認為自己就是父母爭吵的原因而產生自責與愧疚的情緒。因此,在跟孩子談話前,父母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例如:提醒自己「我是為了舒緩孩子的恐懼與焦慮」,避免變調成在怪罪對方或無意中將孩子拉下水,這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對孩子帶來另一種傷害。
在與孩子對話時,父母可以採用開放式問句,溫和而堅定的與孩子討論家中的暴力事件,提供其抒發情緒的管道,例如:
「昨天你看到或聽到家裡發生什麼事了嗎?」
「昨天爸爸和媽媽有吵架,你跟爸爸(或媽媽)說說你注意到了什麼?」
「爸爸(或媽媽)很關心你是怎麼想爸爸和媽媽吵架這件事的?你可以嘗試的說,爸爸(或媽媽)在乎你想法(心情、狀態)。」
或者以接納、同理的對話來安撫與關懷孩子,例如:
「我聽到你對爸爸(或媽媽)產生又喜歡又討厭的矛盾心情,你很困惑這個狀態,其實這是很正常的。」
「我看到(或聽到)你對爸爸(或媽媽)感到害怕,不想再見到他,這是可以理解的反應。」
「我看你很猶豫要不要去靠近爸爸(或媽媽),不用擔心我會不會難過,他永遠都是你的爸爸(或媽媽)。」
「爸爸(或媽媽)不一定會做得很好,但記得爸爸(或媽媽)很愛你。」
「爸爸和媽媽還在學習彼此相處的方式,這不是你的錯。」
當然,與孩子對話時需要依照孩子的年齡階段與認知能力,提供他現在能理解的範圍,特別是允許孩子發問、表達情緒,並適時澄清他的錯誤理解,但不需要去過度描繪衝突事件的細節,也不需要為了維護施暴者的形象或為了安撫孩子而特意捏造「善意的謊言」扭曲事實。
家是孩子第一個學習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間的暴力衝突,大人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孩子的身心發展已然受到影響,而且這看不見的傷往往容易被忽略。身為家長的你當意識到時,請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以降低孩子處於目睹暴力的風險,並嘗試與孩子談論此事,了解他的感受與想法、提供他安慰與關心,同時協助他理解這不是他造成的,必要時或可尋求專業資源的協助,讓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可以得到緩解,也讓家可以是安全、信任的避風港,不是上演腥風血雨的殺戮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