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分享園地

《親職教養》親子共讀繪本-親密時光好處多

諮商心理師 陳盈心撰寫

不知道,你上一次感覺到跟孩子可以好好連結,感到溫馨愉快的時刻是哪時候的事情呢?

當我們無意識地投入日復一日的生活軌道裡,除了孩子們返家後玩耍間的勸架、叮嚀功課或催促著收玩具、吃飯、洗澡、刷牙、上床、起床之外。可能你會驚覺,好像真的很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感受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了。而共讀繪本,會是一個能促進親子關係的小秘方。不過首先,需要您先有意識地調整時間安排,讓彼此沉靜下來。

共讀繪本時,身體會是靠近的,溫馨的氛圍感,可以讓孩子放心的依附(沒有急忙時的高分貝)。研究指出當腹側迷走神經啟動,可以讓人感到整體身心是較舒適與平靜的,而家長的平穩,創造舒服的氛圍,便是在幫忙孩子調節自己的大腦,啟動孩子的腹側迷走神經(Deb Dann,2022)。而身體放鬆的接觸,眼神愉快的交流,也可以讓彼此體內的催產素發揮作用。這個身體激素的作用是促進包含人類的哺乳動物之間的社交互動與連結,幫助我們與人建立關係及產生信任。因而第一步的氛圍塑造與身體放鬆的親近,已可以為孩子本身帶來安穩平靜及為孩子的社交打了好的基礎。

其次,當我們與孩子共同閱讀時,也經常可以聽見孩子們的想法。因而讓彼此的心更加靠近。在繪本我親愛的小傢伙中,描寫一隻熊媽媽帶著小熊探索世界,包含抓魚、如何安全的渡過寒冷的湖泊等。在故事中”孩子,媽媽會陪著你”這句話,對正經歷著不安的孩子來說,會帶來一份非常安穩的力量。我們可以透過故事畫面帶入事件討論,並溫暖的向孩子說出”孩子,媽媽會陪著你”,同時擁抱、給予支持,協助孩子調節其困惑不安的感受,此時身體的親近感及語言的溫度便會讓孩子感到有所依靠,因而從內心長出一種安全感,讓孩子可以擁有勇氣面對其所遇到的困難。有時候,也可以搭配手做,在故事後一起捏捏質地柔軟的輕黏土,讓心更加舒服,甚至做出故事中的主角,成為一個可以放置在家中的作品。那麼日後當孩子再次看見作品時,便能直接連結到此份溫柔而讓孩子再次想起被家長愛護的感受。

除了上述,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進而學會接納自己。繪本你當然可以心情不好中便描寫了一個男孩藏了許多心事,而讓心情越來越沉重,即便告訴自己要向前走,卻相當辛苦。後來他遇到了另個男孩打開了其內心,釋放感受後,才再次開始可以感受到自由與快樂。若你家中有擔心家長感受,而不敢說出自己心情的孩子、好勝心強的孩子,或是容易不安的孩子。便可以透過此繪本來引導孩子理解,情緒的表達抒發、整理,對自己的心,是很健康的一件事情。讓孩子知道你願意聆聽及陪伴他面對困難。繪本故事的隱喻性,對於孩子來說是放鬆的,因而相較於僵硬的教條,會更容易讓孩子吸收,協助孩子找到可以照顧自己情緒的方法。

當家長為自己與孩子設定一個故事時光,例如:晚上睡前15分鐘,清楚的知道,現在是培養親子感情的時刻,創造一個相對安穩的神經系統。安穩帶來的放鬆、愉快,還能讓孩子的大腦前額葉被啟動,能有較多的心理空間閱讀與討論,並進而提升認知思考與判斷能力,並學習同理他人。是不是感到很棒呢?趕緊上網查詢一下繪本資料吧!

參考資料:
Deb Dana.(2022).療癒創傷,我如何是我:多重迷走神經的心理治療與應用。新北市:世茂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