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Links
分享園地

【目睹的傷在看不到的地方之三】 用愛陪孩子走出生命幽谷

專訪:新竹西門國小專任輔導老師  柯怡如

 

根據保護司調查,以台灣一年肢體暴力盛行率1.1%推估,婦女遭受肢體暴力的人數將近7萬名,若以每個家庭子女數1.5名來計算,目睹家暴兒少至少有10萬人,然而實際接受服務的兒少卻不及萬人,如何找出這些未被通報的『黑數』,需要社區關懷系統動起來一起幫忙,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守護目睹兒少的關鍵他人。

 

J是我陪伴的第一位目睹兒。來到我身邊之前,所有老師都不曉得J正處在家庭暴力的環境中。導師之所以請我特別關心J,是因為他異常的情緒問題,比方他很容易為了小事生氣、與同學相處不來、遇到挫折常哭鬧不止......,我從J的表徵行為去介入,才發現行為背後那個令人心碎的祕密。是J的故事提醒我,目睹兒往往是孤立無援的,因為他們身上沒有明顯外傷,受傷的是,他們的「心」,目睹兒不懂得求救,如何發掘他們,陪伴他們走出生命的幽谷,是我輔導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進入小學擔任輔導老師四年多,手上服務的目睹兒從沒間斷過。通常來到我面前的目睹兒看起來都不太開心、眼神流露出焦慮,我知道,是家庭衝突把孩子的能量都吸走了。有時候我幾個簡短、溫暖的問話,就會讓孩子紅了眼眶,「孩子需要的其實很簡單,他只想要有個人愛他。」如果家長的困難不是一時能解決的,孩子至少會知道有個地方是安全的、有個人會願意聽他說。

 

有時候家庭的壓力會讓孩子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事,我會陪孩子去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帶著他去看見自己做的努力,漸漸地孩子會知道,他其實是有能力讓自己開心一點的,他並不是無法掌控任何事。

 

受限於語言能力處在萌芽階段,低年級孩子我會運用遊戲治療的方式,玩具是孩子投射內心世界的一種工具,他們往往會透過遊戲重現家庭衝突,有時他們會找一個人偶來代表自己,這時我就會順勢利用這樣的情境,邀請孩子和我一起去拯救人偶,帶領他去找到安然度過危機的方法,這樣做會讓孩子有機會掌控恐怖、罪惡和焦慮,重新穩定自己。

 

還記得,一個低年級的女生,在非晤談的時間跑來找我,輕聲地跟我說:「爸爸媽媽昨天又吵架了,」語氣很無奈,我跟她說:「我猜你現在心裡一定很難過,老師可以幫你做什麼,會讓你好過一點?」她對我搖搖頭,但是臉上的表情已經柔軟許多,彷彿我的存在就能帶給她力量。從事輔導工作,我有一個信念:「用生命去影響生命」,助人的工作不需要偉大,但可以真實的靠近每一個需要。

 

家庭的組成是從「愛」開始,孩子都渴望被愛、被接納。當他們在面對最愛的兩個家人——爸爸媽媽,處在嚴重的爭執之中,其實他們心中會有很多的焦慮與不安,很多時候被迫要孤單的去承受這些痛苦。站在輔導老師的立場,我想跟孩子的家長說:「大人之間或許有許多解不開的難題,但希望你們在處理這些紛爭時,能因為愛著孩子的心,用更為和平的方式處理,若有困難,一定要勇於求助,給自己一個解決問題的機會,讓我們最親愛的孩子有機會從家庭暴力的陰影中復原。」

 

每一位目睹兒,都有屬於他自己很不容易、很辛苦的故事。我常想,若過程中能有一個人,全心全意的陪伴、同理及協助,一定可以幫助這個孩子找到打開一切的力量。我覺得這是重要的,因為有時候孩子在情境中,容易陷入不合理的想法,如果有個人能告訴他:不是所有事都要自己一個人撐著,對這個孩子在成長歷程中會有很重大的影響,至少他在回憶的時候,他不會只有痛苦的記憶,他會想到曾經有一個社工、輔導老師、某某鄰居,幫他打一通電話、願意幫他阻擋一場衝突,或是願意看見他好努力,或是願意陪著他一起哭,這些都是讓孩子活得好的養分。

 

【專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VfWcLCp28

 

■ 善牧基金會 http://www.goodshepherd.org.tw/chtw/

■ 更多相關資訊可至「SEE MORE目睹兒復原計畫網站http://cwv.goodshepherd.org.tw/seemore/」查詢。

■ 我想要幫助目睹兒:https://goodshepherd.eoffering.org.tw/contents/project_ct?p_id=10